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圖書資訊研究 week5 使用者研究

使用者研究在圖資領域是一個蠻重要的領域
它可以延伸到的範圍很廣
像是資訊行為、資訊檢索、人機介面設計、資訊架構...etc

今天賴老師幫我們介紹許多研究方法
從涉入性研究/非涉入性研究
或是質化/量化的不同來區別各種研究方法
很多方法是我們比較少聽到的 或在論文中比較少被使用到的
像是較特別的eyes movement traces
我們比較少接觸到 可以被利用在研究使用者對電腦網站使用情況的研究
而焦點團體法則是我們幾乎不會採用的
除非研究對象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像小朋友
另外還有放聲思考法 think aloud
老師特別提到 要使用這種方法最好事先讓受試者練習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習慣邊做動作邊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而這種方法也比較容易遭遇到失敗
受試者常常會忘記將每個思考步驟說出來
還有很多很多蠻有趣的方法 不過在我們圖資研究中
幾乎會使用到的都是問卷調查或是訪談法
可能在操作上比較簡單也比較直接 碩士生比較容易完成


由於使用者研究通常與人的行為與心理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在研究中是不是會遇到一些需要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的問題?

而使用者研究一般來說 都是為了要滿足使用者 也可以說是顧客的需求
這方面的研究 是不是算是業界的問題而不是學術界的問題?

對圖書館而言 使用者研究之所以重要
是因為圖書館以服務讀者為使命 而圖資之所以能夠和資工 資管不同
也是因為我們重視的是使用者 也就是 人 的需要 以 人 為主體
或許這方面確實會與業界扯上相當大的關係
畢竟業界也是以服務顧客為主要目標

我認為 雖然探討這個問題 會是一個永遠沒有正確答案或最終結果的研究
但他會是我們必須要一直去重視的問題
即使我們無法滿足全部人的需求 但我們也要盡可能的去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這就是我們存在的目的 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